
以 “两弹一星” 精神点亮教师奋进路
为传承红色基因、激发教育工作者的责任担当,近日,安徽农业大学 “农核星火,稼穑之光” 团队专程前往含山县教师进修学校,精心策划了一场以 “两弹一星” 精神为核心的主题宣讲活动。活动通过主题讲解、红色故事分享、专题影片观赏等多元形式,带领该校全体教职工深入领会 “两弹一星” 精神的时代价值,从中汲取砥砺前行的强大动力。此次活动包含 “两弹一星” 精神核心内涵解读、《永不消逝的红色电波》中李克农上将事迹分享、新时代核工业精神宣传片观看等多个环节,内容充实且形式新颖,得到了教职工们的广泛认可与热烈回应。
宣讲活动在 “田埂上的星辰 —— 把两弹一星精神种进乡土里” 的主题分享中拉开帷幕。宣讲人从钱学森、邓稼先等科学家放弃优越条件,隐姓埋名扎根戈壁荒漠、投身科研事业的奉献故事讲起,细致解读了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团结协作、无私奉献、勇于创新” 的 “两弹一星” 精神内核。同时,宣讲人结合乡土发展案例与日常生活实践,将 “两弹一星” 精神与基层工作者的奋斗故事紧密结合,用通俗的语言解释道:“咱们农民面对旱涝灾害时,从不会等靠要,而是主动想办法应对;当年科学家们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研制原子弹,靠的正是这种不服输、敢拼搏的劲头。” 这番接地气的表述,让在场教职工真切感受到,“两弹一星” 精神并非高高在上的历史符号,而是融入各行各业、指引人们实干奋进的精神力量。
在随后的 “红色电波中的忠诚与智慧” 环节,宣讲人聚焦《永不消逝的红色电波》,深入分享了李克农上将的革命事迹。作为新中国隐蔽战线的卓越领导人,李克农在革命战争年代,凭借超凡的智慧和坚定的理想信念,在没有硝烟的情报战场上,为党中央传递了无数关键情报,多次成功化解重大危机。宣讲人引用李克农上将的话 ——“情报工作是党的耳目,稍有疏忽就可能血流成河”,并结合珍贵史料片段与生动故事细节,生动展现了他 “对党忠诚、严谨细致、勇于牺牲” 的革命精神。教职工们在聆听中深刻认识到,红色基因中 “忠诚” 与 “担当” 的品质,与 “两弹一星” 科学家们的奉献精神一脉相承,都是推动事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当天下午,全体教职工集中观看了新时代核工业精神宣传片。这部影片以我国新一代核工业工作者的奋斗历程为主线,生动呈现了他们在技术攻关、安全生产、国际合作等领域的实践与突破:从自主研发核电站核心设备,到创新核废料处理技术,新一代科研人员始终秉持 “严谨求实、勇攀高峰” 的态度,在核工业领域不断突破 “卡脖子” 技术难题,续写着属于中国的核工业奇迹。影片结束后,教职工们纷纷交流感悟,一致认为新时代核工业工作者的坚守与创新,让 “两弹一星” 精神在当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此次“宣讲 + 故事 + 影片”的立体式活动搭建起历史与现实的桥梁,让 “两弹一星” 精神深入人心。含山县教师进修学校负责人表示,后续将把该精神融入教师培训课程,持续开展红色学习活动,以其为 “精神引擎” 推动当地教育高质量发展,激励教师满怀热情与信念投身教育。
(作者:闫煜莹 刘馨语 薛宇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