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安徽新闻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新闻 > 国内 > >

国内

红色文化浸润乡村振兴实践:安农大团队研学东亭乡特色基地

发布时间:2025-07-05 19:58编辑:青云来源:未知

七月的东亭乡,荷风送爽,绿意葱茏。2025年7月5日上午,安徽农业大学“智法通途”团队走进广德市东亭乡梅里野奢研学中心,开展以“红色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为主题的研学活动。团队成员通过实地探访与细致观察,深入了解基地红色文化教育的呈现形式,感受红色精神在新时代乡村场景中的传承与延伸。

红色印记:在史料中触摸初心

团队的目光首先聚焦于基地核心的红色文化教育专区。这里没有刻意的讲解引导,却处处透着历史的厚重:图文展板按时间脉络铺展,从广德地区早期革命活动到抗战时期的斗争历程,一张张老照片、一段段文字记载,清晰勾勒出波澜壮阔的革命轨迹;展柜里陈列的军用物品、战争炮弹等实物,带着岁月的痕迹,默默诉说着先辈们的峥嵘过往。团队成员放缓脚步,或驻足凝视史料细节,或俯身观察展品的纹理,在安静的观摩中,革命先辈们攻坚克难的决心、矢志不渝的信念,透过泛黄的纸张、斑驳的物件,变得愈发真切可感。

红绿交融:红色文化点亮乡村新图景

漫步基地内外,团队成员敏锐捕捉到一个鲜明特点:红色文化并非孤立存在,而是与东亭乡的自然生态、乡村风貌深度相融。红色教育专区外,便是连片的田园风光、错落的农家院落,青山绿水间,“红色研学”与“生态体验”“乡村风情”形成了自然衔接。这种“红色+绿色+乡土”的布局,让红色教育跳出了传统展馆的局限——在参观革命史料后,抬眼可见乡村的生机与活力,仿佛能直观感受到:革命先辈守护的土地,如今正以新的姿态焕发活力。团队成员纷纷感慨,这种融合不仅让红色文化有了更生动的“现实注脚”,也为乡村资源赋予了独特的精神内涵,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一抹亮色。

青春担当:让红色基因在实践中传承

离开基地时,团队成员围绕所见所感展开交流。大家一致认为,此次东亭乡之行,让抽象的红色精神通过具体的史料、鲜活的乡村场景变得可触可感。“红色文化不是陈列在展柜里的‘过去式’,而是能滋养当下、指引未来的‘进行时’。“智法通途”团队将以此次研学为契机,深入思考红色文化与乡村振兴的结合路径,努力将所见所悟转化为实际行动,让红色基因在青春实践中持续传承,为乡村发展注入青春动能。(作者:赵佳怡、范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