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农业大学“智法通途”团队开展非遗法律保护实地调研?
发布时间:2025-07-04 09:40编辑:青云来源:未知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重要部署,7月3日上午9时,安徽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智法通途”团队肩负着非遗保护的使命,携带精心准备的调研资料与专业设备,抵达安徽省东亭乡,正式启动以非遗法律保护与数智化发展为核心的实地调研。此次行动聚焦东亭乡非遗传承现状,旨在挖掘法律保护痛点,探索“数智赋能非遗法治守护”的创新路径。
东亭乡非遗资源丰富,传统手工艺、民俗活动等承载着当地历史文化基因。但在现代化的浪潮之中,非遗传承陷入人才断层、市场开发混乱等困境,法律层面的权属界定模糊、侵权维权难等问题,更是让非遗保护举步维艰。“智法通途”团队锚定这些难题,以实地走访非遗基地、问卷调研、深度访谈等为抓手,联动非遗传承人、政府部门,全面采集一手信息,力求精准把握非遗保护的法治需求。
为破解非遗法律保护瓶颈,团队规划搭建数智化平台:整合非遗项目库、法规数据库、典型案例库,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为传承人、保护机构打造“法律查询+风险预警+咨询服务”一体化工具,提前识别侵权风险,高效响应维权需求,从“被动维权”转向“主动守护”。
团队负责人赵佳怡表示:实地调研是项目落地的关键一步。后续将通过数据分析、专业研判,给出适配东亭乡非遗保护的法律对策与数智方案,期望以技术赋能、法治护航,让东亭乡非遗挣脱传承枷锁,也为全国非遗保护提供“数智法治”新样本,让古老文化基因在现代社会持续焕发生机。(作者:范佳心、赵佳怡)
- 上一篇:“金菊富乡”模式出圈:大学生创业团队打通菊花全产业链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