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安徽新闻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新闻 > 国内 > >

国内

南溪镇:“汇力而为”绘就乡村善治新图景

发布时间:2025-08-22 17:48编辑:青云来源:未知

乡村作为国家治理的“神经末梢”,是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更是联系服务群众的“前沿阵地”。近年来,金寨县南溪镇以系统思维破解基层治理难题,锚定“党建引领、服务下沉、群众参与”三个方向精准发力,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让基层治理既有力度更有温度,为乡村振兴注入澎湃动能。

“党建引领”聚力,筑牢治理“主心骨”基层治理的效能,首先取决于党组织的引领力、组织力、战斗力。南溪镇坚持把党建引领贯穿基层治理全过程,以“红色引擎”驱动治理升级。建强组织体系,构建“乡镇党委—村(社区)党组织—网格党员”三级联动体系,将党支部建在网格上、党小组设在村民小组中,让党旗在治理一线高高飘扬。通过选优配强村(社区)“两委”班子,培育“政治强、本领硬、群众亲”的带头人队伍,确保党的决策部署在基层落地生根。例如,针对偏远村组治理薄弱问题,推行“支部包片、党员联户”机制,1名党员联系15-20户群众,实现政策宣传、矛盾调解、民生服务“零距离”。

激活党员作用,以“亮身份、践承诺、办实事”为抓手,引导党员在环境整治、信访维稳、应急处突等工作中当先锋、作表率。建立“党员积分制”,将参与治理的表现与评先评优、民主评议挂钩,激发党员主动担当的内生动力。在防汛抗旱、防火救灾等急难险重任务中,党员志愿服务队始终冲锋在前,用“铁肩膀”扛起“硬担子”,成为群众最可信赖的“主心骨”。

“服务下沉”用力,打通惠民“直通车”南溪镇聚焦群众“急难愁盼”,推动服务资源下沉、力量下沉、职能下沉,让群众办事更便捷、生活更舒心。搭建“一站式”服务平台,整合民政、社保、医保、计生等高频服务事项,在便民服务中心设立“全科窗口”,推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务”,实现“群众少跑腿、数据多跑路”。针对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开通“代办帮办”服务,由村干部、网格员上门收集材料、代为办理,破解“办事难、来回跑”的痛点。如今,群众各类事项,平均时间缩短60%以上,满意度达98%以上。

破解“微治理”难题,通过入户走访、民情恳谈会、线上意见箱等方式,动态收集群众需求清单。围绕“一老一小”、就业增收、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领域,靶向施策。聚焦背街小巷环境、农村污水排放、邻里矛盾纠纷等“关键小事”,推行“网格吹哨、部门报到”机制。将辖区划分为167个网格,配备专职网格员167名,负责日常巡查、问题收集、矛盾调解。对网格上报的问题,明确责任部门限时解决,解决结果由群众评议打分,形成“发现—处置—反馈—提升”的闭环。

“群众参与”借力,激活自治“源动力”南溪镇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创新载体引导群众主动参与,让治理从“政府独奏”变为“全民合唱”。持续健全自治机制,完善村规民约修订流程,将垃圾分类、移风易俗、孝老爱亲等内容纳入村规民约,让群众成为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主人翁”。同时,规范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等自治组织运行,重大事项决策前充分征求群众意见,确保“大家的事大家商量着办”。例如,在如何道路修建项目中,通过村民议事会确定方案、实施方式,群众参与积极性高涨,确保项目顺利落地。

创新参与载体,运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拓宽群众参与渠道。线上搭建“村民微信群”“智慧乡村”平台,实时推送政策信息、公开村务动态,方便群众随时提意见、晒诉求;线下设立“议事大厅”“板凳课堂”,让群众在拉家常中议事、在田间地头商量事。此外,通过举办“最美家庭”“文明户”评选、乡村文化节等活动,凝聚乡风文明共识,引导群众从“要我参与”变为“我要参与”,形成“人人愿参与、事事有人管”的良好治理生态。

基层治理,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南溪镇将以“三向发力”为抓手,将党建引领的“穿透力”、服务下沉的“执行力”、群众参与的“凝聚力”有机融合,让基层治理既有“精度”又有“温度”,既见“实效”更得“民心”。(夏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