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安徽新闻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新闻 > 国内 > >

国内

南溪镇:聚焦矛盾纠纷化解 筑牢乡村 和谐稳定基石

发布时间:2025-07-29 10:11编辑:青云来源:未知

乡村是国家治理的“神经末梢”,乡村的和谐稳定是社会发展的根基、民生幸福的保障。近年来,金寨县南溪镇始终将矛盾纠纷化解作为中心工作,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织密矛盾化解网络,激活基层治理效能,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守护着乡村的安宁与祥和。

以源头预防为“先手棋”,筑牢矛盾“防火墙”南溪镇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将关口前移,从根源上减少纠纷的产生。镇村干部常态化开展“走村入户”行动,化身政策宣传员、民情联络员、矛盾调解员。通过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倾听他们的心声,了解他们的诉求,将党的方针政策送到田间地头,切实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针对征地拆迁、邻里关系、家庭琐事等易引发矛盾的领域,提前开展法治宣传和思想引导,用通俗的语言解读《民法典》《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规,让“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理念深入人心。

同时,定期对辖区内矛盾纠纷进行“拉网式”排查,重点关注信访积案、重点人群、特殊家庭等,建立台账、动态更新、跟踪督办。对排查出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第一时间介入调解,将小矛盾、小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避免“小事拖大、大事拖炸”,从源头上筑牢乡村和谐稳定的“第一道防线”。

以多元化解为“组合拳”,搭建纠纷“连心桥”基层矛盾纠纷往往牵扯多方利益,成因复杂、类型多样,单一的化解方式难以应对。南溪镇积极整合资源,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多元化解体系。依托村(社区)红色评议站、人民调解委员会,选拔有威望、懂法律、善沟通的老党员、老干部、乡贤能人担任红色评议员、调解员,充分发挥他们熟悉乡情、贴近群众的优势,以“拉家常”的方式,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用乡音说透法理、用乡情化解心结让双方在互谅互让中达成和解,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通过联合辖区法庭、派出所、司法所等政法单位,建立“警调对接”“诉调对接”机制。对疑难复杂、调解未果的矛盾纠纷,及时引导当事人通过诉讼、仲裁等法律途径解决,确保每一起纠纷都能得到公正处理。同时,通过以案释法、巡回审判等方式,让群众在具体案例中感受到法律的威严与温度,增强对司法公正的信心。

以民心所向为“指南针”,彰显治理“温度感”乡村的矛盾纠纷,化解的关键在于赢得群众的理解与支持。南溪镇党委、政府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群众的满意度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最高标准,用真心换真情,用服务暖民心。面对情绪激动的来访群众接访干部始终保持耐心与同理心,先倾听诉求、疏导情绪,再分析问题、寻求对策。对于生活困难的群众,在化解矛盾的同时,积极协调相关部门提供帮扶,解决实际困难,让群众感受到党委政府的关怀。

同时,通过建立“百姓评理说事点”“红色评议站书记夜话等平台,让群众成为矛盾化解的参与者、推动者和受益者,真正实现“自己的事情自己管、自己的矛盾自己解”。正是这份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执着,让一个个剑拔弩张的矛盾趋于缓和,一件件久拖未决的纠纷得到化解。田间地头的握手言和,邻里之间的冰释前嫌,家庭内部的重归于好,共同勾勒出乡村和谐稳定的生动图景。

乡村和谐,则社会安宁;基层稳定,则国家兴旺。在未来的工作中,南溪镇将持续深化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创新工作方法,提升治理效能,让乡村更安宁、群众更安心,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筑牢基层根基。夏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