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强服务阵地,推动党群服务“聚合力”
近年来,河南省洛阳市着力建设集政务服务、技能培训、养老托育、卫生保健等于一体的党群服务中心,为村民提供一站式服务。目前,洛阳市共有2375个行政村党群服务中心,2003个已完成功能提升。(8月13日,人民网)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党群服务中心是基层党建的“物化”依托,也是服务党员群众的主要阵地,对于新时代全面巩固基层党建、密切联系服务群众、引领促进基层治理具有巨大作用。2019年,中办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城市基层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要综合各地区位特点、人群特征、服务半径等因素,整合党建、政务和社会服务等各种资源,统筹建设布局合理、功能完备、互联互通的党群服务中心。这就要求各地依照“党委领导、区域统筹、多方参与、共驻共建”的方式建设好基层服务群众的终点站——党群服务中心,以更好地发挥基层党组织政治引领、加强治理、凝聚力量、为民服务的功能。
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核心领导作用。基层党组织要加强群众的思想政治建设。它们可以借助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优势,通过远程的方式进行培训与学习,形成多元化的教育宣传阵地,重点强化基层党员的思想政治意识,促使党组织的堡垒作用以及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全面发挥。利用新技术打造完善和强大的基础服务网络,在开展意识形态工作时还要密切联系当地群众的实际需求,不断强化思政工作合力。除此之外,党建工作载体更新过程中,需要不断追求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驱动力的最大化,以党组织凝聚力的形成与提升为依托,保障群众的实际问题得到妥善解决、个性化和多样化需求得到全面满足。与此同时,也要将党建联席会议和指导委员会制度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加强各组织、各部门的协调合作,充分发挥党群服务中心的引领作用,提高党组织的吸引力。
发挥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的自治作用。基层自治组织也是不可忽略的一个重要责任主体。他们既要完成上级领导布置的各项任务,也要立足当下群众的实际需求,主动担负起服务责任。自治组织要利用党群服务中心平台,根据公共服务特点,深入挖掘潜力和优势,不断丰富服务功能,通过基础资源的科学优化,实现服务能力的提升,为群众提供切合实际的服务。着眼于党群服务中心建设,推动信息公开制度的建立健全,密切村(居)委会与村民(居民)的联系,让村民(居民)可以尽快知道本辖区重要工作和项目的推进情况。并且畅通信息反馈渠道,鼓励群众积极抒发个人观点,并不断改进工作中的不足。此外,村(居)委会应更多地听取基层群众的声音,与群众一起推动进步,改变以往的单一治理机制,建立起让群众信任与认可的党群服务中心。
发挥基层社会组织的协同治理作用。公共服务需求具有个性化、动态化、多样化的特征,所以将满足公共服务需求的重任完全交予政府是很难实现的。建立长效协同治理机制十分必要,既能补齐政府服务供应的短板,还能使其应有的协同治理作用得到最大化体现。加强对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引导与支持是基层社会组织全面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利用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基层社会组织可凭借其独有的功能优势为广大群众提供多元化、差异化服务,继而赢得民众支持,有利于强化党群服务中心的凝聚力与向心力。加强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建设,不仅为基层社会组织参与基层治理提供了物质保障,亦为其全面可持续发展提供方向引导。概括而言,基层社会组织理应引起政府的重视,并引导他们积极参与服务中心的服务项目,以增强自身实力。不仅如此,还应利用慈善机构、志愿者团队、社会工作机构、文化体育协会等组织的优势,将公共服务委托给专业的基层社会组织去开展。同时,创新公共采购服务机制,通过采取公益性风险投资、项目化运作等策略,与基层社会组织建立公共服务供应委托关系,强化服务中心能力。
(作者:胡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