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安徽新闻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新闻 > 国内 > >

国内

党建引领绘就乡村振兴“万千图景”

发布时间:2024-08-26 15:02编辑:青云来源:未知

近年来,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东峡镇以“三抓三强”为抓手,把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村集体经济发展优势,蹚出了一条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东峡路径”。抓组织领导,强机制保障。进一步细化工作重点和职责,将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列入各村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责任清单,形成权责明确、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局面。抓基层组织,强党建引领。扎实开展党支部规范化达标活动、党支部“堡垒指数”和党员“先锋指数”考评等工作,储备村级后备干部人才130名,采取“集中轮训+赴外培训+交叉观摩”等形式,不断提升村干部履职能力。(819日,青海日报)

以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必须为党建工作选拔优秀人才,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搭建宣传阵地,建设服务型基层党组织,稳中求进,助力乡村振兴之路越走越宽广。

“群雁竞飞”,为基层党建注入人才活力。为破解基层党建人才队伍难题,基层党组织应大力实施“群雁归巢”工程,吸引外出务工人才回流,为党建选取优秀干部,储存后备力量。发挥“头雁”领航作用,全面提升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的战斗力。基层党组织严把标准关,在对“头雁”的选拔上要严格标准,将政治标准放在首位,针对优秀大学生、优秀士兵、“新乡贤”等优秀人才进行选拔。注重教育培训,通过创办“头雁分享会”的形式,定期组织优秀村党组织书记进行经验分享、在做中学、在学中做、互帮互助,共同进步。开设村党组织书记培训班,分层分类培训,学习乡村振兴、乡村治理的具体内容,充实理论知识。建立“一对一”“一对多”结对帮扶机制,组织基层工作经验丰富的老同志,“手把手”“面对面”制定帮带计划和措施,通过教方法、交任务、压担子等多种途径,帮助村级“领头人”尽快熟悉工作,切实提高履职尽责、为民服务本领,充分发挥“头雁”的带头作用。创新实施“雏雁归巢”行动,以优秀大学生和优秀年轻党员为重点,引导和鼓励优秀人才返乡工作,扎根农村服务乡村振兴。吸纳35岁以下高素质人才到一线工作,夯实基层党建力量,提高基层党组织规范化水平。针对“雏雁”的特点,创新“1+N”结对帮扶模式,帮助“雏雁”尽快掌握工作方法。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对研判不成熟、工作不积极、违反工作纪律的,及时进行调整。注重从严管理与关心激励相结合,通过政治上给待遇、生活上给关心、工作上给予支持等,争取实现每村都有一名35岁以下干部,为农村干部队伍注入“新鲜血液”。

党群共同体,充分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基层党组织应充分发挥组织优势,创新组织模式,以“支部+”模式凝聚群众,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维护群众利益。发挥组织优势凝聚群众。基层党组织应精准发力,坚持网格化管理服务,全覆盖联系群众。一是确立四级网格化管理服务体系,织密党群联系一张网,网格员做好日常通知、传达决策、公示党务、收集意见等事务,充分发挥组织优势,拉近党员干部与群众的距离,切实为群众提供便利。二是注重精细服务模式,借助大数据、信息技术等手段,利用互联网微信群的便捷性与普遍性,提高服务的实时化、高效化和便捷化。三是关系到群众自身利益的重大事项、重要工作等方面,邀请一定数量的群众代表参加,既要注重收集群众意见,又要广泛接受群众监督,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决权、监督权,提高党内政治生活的思想引领力和群众号召力。创新组织模式构建“支部+”。基层党组织应充分发挥支部凝聚力的优势,创新组织模式,搭建“支部+”平台,激发群众内生动力。

创新管理模式,建设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基层党组织加大管理力度,创新管理模式,强化服务意识,建设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发挥基层堡垒的战斗力。优化考核指标,科学评估工作实绩。基层党组织应将履行岗位职责、解决实际问题、创造工作实绩作为考核党员干部的基本内容。一是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积极组织召开主题党日、民主生活会等活动,依托信息化手段及时学习国家的政策、方针、讲话等文件,组织党员干部进行交流发言,充分调动党员干部的学习积极性。邀请业务骨干分享业务办理经验,制作业务办理流程图,提升党员干部的业务能力,激发党员干部为民服务的内生动力。二是制定考核标准,严格考核要求,完善考核流程。基层党组织在制定考核标准的过程中要淘汰过时指标,及时增加新的指标,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主要导向,用工作实绩说话。强化服务意识,整合基层服务资源。基层党员干部应注重积累基层经验,提升服务意识,将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同步提升,打造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切实为乡村振兴的发展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基层党员干部要深入一线,掌握群众的需求与困难,针对软弱涣散村庄,推行常态化联系调研机制,通过入户走访、个别访谈的形式,找准村庄发展缓慢的原因,理清发展思路,探寻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路径。基层党员干部应强化服务意识,与群众谈心,了解群众最迫切的需求,真正做到关心群众,急群众之所急,忧群众之所忧,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提高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基层党组织要以让群众“最多跑一次”为服务目标,简化业务办理流程,整合各项资源,打通办理业务“最后一公里”,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作者:胡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