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安徽新闻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新闻 > 国内 > >

国内

聚焦“四变”持续走好“四下基层”群众路

发布时间:2024-06-21 15:49编辑:青云来源:未知

连日来,河南省镇平县组织全县党员干部开展“四下基层”“夏季守护”集中行动,聚焦“三夏”生产,安全生产、平安建设、信访稳定、政务服务、守法诚信等六项重点工作,推动干部下沉,聚焦突出问题,坚持一线办公、一线督导、一线落实,排除一批安全隐患,解决一批突出问题,化解一批社会矛盾,全力以赴“降三率提一感”,守护群众安全,维护社会稳定。(610日,中国新闻网)

“四下基层”是党的群众观点与群众工作的有机统一,是党密切联系群众的实践创造,我们要充分借鉴运用“四下基层”的成功经验,把政策讲透、情况摸清、问题找准、困难解好,在新时代彰显其时代价值和强大生命力。

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变“声边”为“身边”,生动体现聚力于民的独特优势。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是“四下基层”的重大任务,要变“党的政策主张”为“群众自觉行动”。广大党员干部要站稳群众立场、讲好群众语言,解开群众思想,以接地气的方式、冒热气的内容,让党的方针政策“润物无声”,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同时要摒弃以往“干部会场说、群众台下听”的传统模式,多到田间地头走一走,到群众家中坐一坐,把老百姓当成自家人,在“拉家常”中传播党的好声音。  

“调查研究下基层”变“问题”为“破题”,生动体现问计于民的科学方法。调查研究下基层是“四下基层”的重要路径,要变“群众呼声”为“政策哨声”。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广大党员干部要沉下心、俯下身、用足力,深入基层群众意见大、矛盾集中多的地方,不逃避问题“绕路走”,而是直面问题“迎上去”。要用谈话代替电话、用“脚尖”代替“指尖”,只有脚底多沾泥土,才能真正做到解民忧、纾民困、惠民生、暖民心,让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  

“信访接待下基层”变“坐诊”为“出诊”,生动体现心系于民的真挚情怀。信访接待下基层是“四下基层”的重要举措,要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民生无小事”,广大党员干部要拿出直面问题的勇气、恪尽职守的担当,聚焦枝叶关情的小事、牵肠挂肚的大事,用心用情用力回应群众期盼,把惠民生的事办实、暖民心的事办细、顺民意的事办好,做到心中有群众、工作有头绪、做事有分寸、协调有办法,把群众工作送到“家门口”,把服务主动送到“心坎上”,形成上下齐心、同心同德、团结奋斗的局面。  

“现场办公下基层”变“会场”为“现场”,生动体现取信于民的务实品格。现场办公下基层是“四下基层”的重要方法,要变“会场端坐”为“直奔基层”。只有常敲百姓门,常进百姓家,“零距离”倾听基层声音,“零障碍”了解民情民意,用“上门”现场办公代替“上报”问题台账,才能把事情办好、办实、办出彩,让实惠看得见、摸得着、享受到。广大党员干部要增强问题意识,在一线找问题、在一线破难题、在一线抓落实,让群众现场“点单”,让回应当场落地,推动为民办事的底色更深,主题教育的成色更足。(董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