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安徽新闻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新闻 > 国内 > >

国内

激活基层“最强大脑”智治新未来

发布时间:2024-05-28 17:47编辑:青云来源:未知

525日,“有福之州•对话未来”鼓楼论见——“数字新引擎智治新未来”智能社会治理主题活动在朱紫坊30号院举办。本次活动以“数字新引擎、智治新未来”为主题,与会嘉宾围绕数智时代下的社会治理热点问题进行分享交流。期间浪潮科技总经理张峰发布“基层效能提升智慧套件”新产品。(526日,齐鲁日报)

智慧治理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方式,是新时期应对多元社会治理主体的必然选择。智慧治理的最终目的是创新科学技术应用,提升治理现代化水平,夯实国家治理体系。基层干部要从多维度考虑解决困境的现实路径与对策。为此,应当加快推动基层智慧治理配套体制机制创新、建立完善智慧治理效能评价体系、搭建数字化信息共享平台、打造清新型数字化生态系统,构建以人为主导的智慧治理体系。

数字化时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整个社会正呈现跨越式发展。基层干部必须采取相关措施,弥合跨越式发展的鸿沟。一是建立一套贯通基层治理与国家治理的长效体制机制。基层干部要提升战略思维能力,从顶层设计出发把握智慧治理全局;要建立高效的统筹协调机制,深度协调区域与区域、区域与全国的治理关系,推动地方政府协调融合;要创新智慧治理机制,要突破基层治理难点与瓶颈,解决羁绊基层治理的关键问题,打通基层治理与国家治理的脉络。二是建立权责明确的智慧治理机制。智慧治理深度融合了科技手段,使得治理程序更加条理化、清晰化,而社会治理参与者角色逐渐弱化。推进智慧治理流程化建设,明确治理主体的责任和地位,强化治理主体参与度与责任感,增强治理黏性。三是建立健全智慧治理相关法律法规体系。推进智慧治理法治化建设,增强其数字化、科技化特征,规避网络监管不力带来的隐性风险,完善严格的智慧治理流程设置,保障它在一定的法律规范之内顺畅运行。

基层治理与国家治理数据联通错位,归根到底是信息共享不及时,甚至存在信息共享困难等问题。构建民情民意数据库已成为缓解上下数据联通错位、畅通信息共享渠道的必要手段。数据库是科学决策的基石,是国家治理系统的内核元素。因此,要依托数字化平台建立民情民意数据库,从而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基层干部要用好互联网这个重要抓手,一是要畅通网络流动渠道。数字化时代,老百姓上了网,民意也就上了网。基层干部要懂网,为人民群众诉求表达、诉说民情民意开辟新渠道;要用网,搭载民意网络直通车,规避层层传达、信息缺失风险,感受最真实的民情民意;要畅通网络,深化数字化的政务服务功能,构筑一流的数字化平台,畅通网络渠道。二是要走好网络群众路线,汇集民情民意。“群众在哪儿,我们的领导干部就要到哪儿去。”现在,互联网已经成为倾听民意、征集意见的重要渠道,基层干部作为“人民公仆”,要走好网络群众路线,激发人民群众的活力,让人民群众畅所欲言,还要充分利用数字化平台的优势,倾听民声,关注民需,汇集民情民意。三是要发挥数字化优势,建立民情民意数据库。汇集民情民意是数据库建立的第一步,基层干部还要运用技术按需分类人民群众的意见,打造实时动态化的数据库,及时关注网络数据的动态变化,汇总最新数据,精准解决人民需求。四是要通过互联的数据库,获取多重样本信息,进行科学化分析,探究问题的本质;还要依托数字化平台,通过技术分析数据变化规律,分类、总结不同类别问题的治理方式,为智慧治理提供决策依据和实施策略。(作者:胡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