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安人才科技品牌推介会城市行系列活动走进合肥
7月7日,由西安市委组织部、西安市投资合作局主办,西安市科技局、西安市人社局协办的“才聚长安·智绘未来” 西安人才科技品牌推介会城市行系列之合肥站活动成功举办。西安市相关部门、部分开发区分管负责同志,国家人才智库专家、合肥高校、商协会、校友会代表,国际知名咨询机构,合肥知名企业代表等共计50人参加会议。
合肥是“才聚长安·智绘未来”西安人才科技品牌推介会城市行系列活动首站,本次活动旨在深入贯彻西安市委市政府部署,推动“八个方面重点工作”有效落实,围绕西安市“双中心”定位建设发展,加强“双招双引”联动融合,精准对接合肥高科技企业和创新型企业,共同探讨双方在创新驱动、人才培养、产业支撑等多个领域的发展路径,助力西安合肥两座产业之城在产业互促互融互补方面有效提升。
西安迎来黄金发展期
人口结构年轻化激发城市活力
当前,西安作为国家中心城市,正处在共建“一带一路”、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重大战略机遇叠加的黄金发展期。活动现场,国家人才智库专家、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李平原做人才引领城市发展主旨演讲。普华永道的专家对西安人才政策驱动力进行了解读。
据专家分析,2022年西安常住人口达到1300万人,同期相比西北城市过去十年人口变化,西安是远超所有西北城市,大于所有城市的总合。同时,西安也是一个年轻的城市,最新统计表明西安市常住人口的平均年龄为37.1岁。截至2022年底,西安有各类人才344万,其中专业技术人才达到104万,6561现代产业人才突破72万人,未来可期。此外,西安市政府在留人、引人方面,不遗余力,大量投入创新创业人才贷款、科技金融贷款等真金白银。
释放科创裂变效应
推出多项人才优待政策引凤来巢
近年来,西安市深入贯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聚焦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和创新能力提升两大任务,充分释放科创裂变效应。会上,西安市相关部门介绍到,目前西安拥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等10余项科技创新领域的国家级“牌照”;在科技部发布的《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报告》中,西安跃升至全国第6位,西部第1位;2022年12月,西安又获批建设综合性科学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成为继北京、上海、大湾区后全国第4个“双中心”城市。
随着西安市科技企业集群快速发展,创新名城影响力逐步彰显,西安市把人才引领发展摆在核心位置,出台了一系列人才优待政策及创新创业金融扶持举措,推出《“西安英才计划”实施办法》,遴选支持一批创新创业能力强、实际贡献突出的高精尖人才及团队;实施“西安市海外高层次人才引智项目”,支持科技企业引进外籍专家和海归人才;设立“西安青年人才驿站”,为在西安求职创业的硕士以上研究生及重点院校本科毕业生提供社保补贴、就业奖补等多方面奖励扶持。同时,设立首期规模5亿元的西安市人才发展基金,解决了人才“有智无资”的问题,促进企业和人才共同发展。此外,西安市在高层次人才子女教育、购房安居、医疗服务、信息服务等方面精心做好人才生活保障,避免人才发展的“后顾之忧”。
打造地区人才优势
探寻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之道
在圆桌对话环节,邀请到北京大学、安徽大学、普华永道、科大讯飞、东超科技、西安市人社局等6位来自企业、高校和政府的嘉宾,围绕“建立人才、科技、产业、城市良性循环互动生态系统”主题进行深入交流,畅谈人才发展和科技创新的新思路、新观点、新理念。
西安聚集了大量优质高校资源,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特别是“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的搭建,作为纽带将高校与企业连接起来,优势叠加,释放出最大的发展力量。一方面,西安高校充分发挥高校优势专业、优质人才资源,摸索出了一条高校+政府、+龙头企业、+中小企业的“共建”路子。另一方面,“秦创原”为企业提供了发展土壤,促进了科技成果转化和资本市场发展,为企业赢得了较大的发展空间。企业可为当地创新生态尤其是人才生态做出反哺,与高校建立完善的科研、人才交流机制,联合培养本硕博人才,满足实际项目需求,避免优质人才流失。其中,政府将从“管理”向“引育管留”转变,优化营商环境,加大服务水平,挖掘就业岗位,让人才因城市发展的巨大潜力留下来。